找到相关内容4116篇,用时6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本义》与《涅盘无名论》的作者问题

    树德本则以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言。」[24]《维摩诘经》是中观思想的代表作,是研究僧肇般若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25],从《注维摩诘经》衡定〈宗本义〉是可行的研究的取向。这个...------------------------------------------  [14] 后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页332下–333上。  [15] 僧肇之「缘会」与...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3570787.html
  • 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

    也。  曰救啰拏,华云象王,善师之相也。是件之尾语俱  是拏字,故云拏具,又以合为之义。其尺寸色饰  ,西番书有上中下之分,且汉地旧有其式,故不具录。  由拏具描述可知,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高潮。王玄策  奉使印度,玄照两天竺,唐僧二十许人西天求法,皆经蜀中  而达印度。这条道上,京华冠盖,络绎不绝;佛教僧众游〔趾-  止+宗〕相继。寺庙石窟像饰庄严,佛像图本样式与中原同轨。  在现存...

    罗世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3170818.html
  • 论佛法与禅净

    具,以烦恼空故,自离染恶,以德本具故,广  行。乃从自心生起功德妙用以普结法缘,如是始谓大乘  真持戒者。凡修律者,必由身口达乎心,常须念诵戒经,读  阅教典,以加熏修,启发本智。能感圣者或护法之...不如昔,言下知归者,千中无一,终年枯坐以岁月,不如  精进念佛以求往生,遂大弘净土之教。影响所及,靡不闻风  偃草,依其劝导用功念佛获益解脱者,不计其数,海内尊宿  ,名符其实也!而文钞中有毁禅之说...

    果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5070882.html
  • 圣凯法师: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

    菩提心、慈悲喜舍、、四摄等一切菩萨德行,都是成就净土因。如《维摩诘经》说:“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43]直心是质直坦白而无险曲的心,菩萨以此为...都是诚敬归依于佛心情,表现于身口的行业。”[50]在《大唐西域记》卷中传说释种女被削手足,投在深坑中,“诸释女含苦称佛”。[51]《大智度论》卷七中记载,商人...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5270884.html
  • 法华三昧之检讨及修学之经过

    长征。愿除浮夸习,俭朴学乡氓﹔  愿减翰墨缘,不作不平鸣。律仪仰十诵,誓愿企四宏,  量力行,随时学五明。尽此一报身,参究理无生﹔  唯冀慈摄受,鉴我区区诚﹗   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晨...千群万  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又曰  ﹕「……凡所宏通,不畜章疏,安无碍辩,契理符文,有大  机感,乃亲著述……为毛喜着妙门,为兄陈针着小止观,  为学徒着觉意三昧、法...

    张圣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0371069.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1)

    真(证)即佛(6)究竟即佛。智顗自以为只超过(1) (2)的「外 凡」阶段,达到 (3) (4)「内凡」阶段之初级「观行」,即 修止观和(波罗密),仍未清净六根... 智旭廿三岁时尝在一个月内梦见德清,可知憨山老人也启 迪了他。然而德清远居禅宗圣地、六祖遗骸所在的曹溪 (广 东省曲江县东南) (注1),智旭改就憨山门徒云岭剃度...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5.html
  •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世界的特殊心理训练,慧学是增长智慧的修习活动,以此断除烦恼,超越生死,获得解脱。佛教强调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并主张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大乘佛教还提出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配三学...他人有利,是指为救济一切众生而致力行善。自利也就是自;利他就是他,普渡众生。自利利他就是上求菩萨,下化众生的菩萨道。「自觉觉他」是自利利他的同义语,指大乘菩萨自己觉悟又令其它众生觉悟。大乘佛教要求...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1302.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

    痴)是世间的善法。三学(戒学、定学  、慧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是出世间的善法。  (注 22)﹕卍续藏一五○册,三九六页。  (注 23)﹕卍续藏一五○册,四○四页。 ...八不中道(中正不偏的道理),才能彻见  佛性。涅盘经集解师子吼品道生注曰﹕  360 页  「不偏见者,佛性体也」(注12)。  他指出不偏于某一方面的固执,不起心去计一切事物,就  能获得佛性本体...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0671323.html
  • 菩提心就是要为了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

    努力。在大乘佛教中,这些实际行动被称为,也即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的基础是慈心与悲心,在此基础上,才能真实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种波罗蜜多。如果缺乏慈悲心,波罗蜜多就不是真正的...痛苦,远离一切痛苦。慈悲心的物件,不仅仅是自己的亲友,也包括自己的仇敌;不是指一个村落、一个国家,或者仅仅是人类,而是包括道众生在内的所有生命。如果对他们都能一视同仁,做到像平时我们祝愿自己能永远...

    堪布慈诚罗珠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13032071401.html
  • 禅学悟道与生命实存——蔡日新先生访谈录

    ldquo;空慧”,况且为了获得开悟,古德亦曾以万行来“统摄”,从而殊途同归。其次,禅修的目的为的是断无始劫来的“无明惑业”,从而出生死...佛刊发表,颇觉得台港佛教在实行大乘的菩萨道方面作得很不错,在弘扬佛教文化事业上所作的贡献尤为显著。从此以后,我对佛教倍生信仰(在此之前也曾几持斋坐禅),亲身体念也更加深刻了,加之每年往往到安居的佛学...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771420.html